- 北闈
- (北闱, 北闈)
明的会试(礼部试、 礼闱)从仁宗洪熙元年(1425)起, 南人、 北人分房取中, 规定录取我额中, 南人占十分之六, 北人十分之四, 称为南闱、 北闱。 宣德、 正统间, 又是分南、 北、 中闱, 每百人之中, 南取五十五名, 北取三十五名, 中取十名。 又北京的顺天乡试贡院, 亦称北闱; 南京的应天乡试贡院称南闱。 清亦称顺天乡试为北闱, 江南乡试为南闱。
* * *(北闈, 北闱) 明的會試(禮部試、 禮闈)從仁宗洪熙元年(1425)起, 南人、 北人分房取中, 規定錄取我額中, 南人占十分之六, 北人十分之四, 稱為南闈、 北闈。 宣德、 正統間, 又是分南、 北、 中闈, 每百人之中, 南取五十五名, 北取三十五名, 中取十名。 又北京的順天鄉試貢院, 亦稱北闈; 南京的應天鄉試貢院稱南闈。 清亦稱順天鄉試為北闈, 江南鄉試為南闈。
Chinese Collegiate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bureaucratic ranks (Simpl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characters). 2013.